改編自呂錚同名小說《三叉戟》正在熱播,故事講述了三個曾經(jīng)叱咤風(fēng)云的精英警察,在臨退休之際因為好兄弟的犧牲再次集結(jié),攜手偵破一個個案件……
陳建斌在劇中飾演“三叉戟”之一——“大背頭”崔鐵軍。和以往影視劇作品中的警察形象不同的是,《三叉戟》中崔鐵軍的警察形象并沒有被“神化”,相反,常常還暴露出很多小缺點。陳建斌在接受采訪時說,這正是吸引他拍攝這部劇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“這部劇并沒有把他的警察形象描寫得非常完美,而是把他當(dāng)做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,他身上有優(yōu)點也有缺點,我們不用回避他的缺點,也不用神化他的優(yōu)點,而是按照生活的尺子來衡量,把他當(dāng)做一個‘人’來看待。”很多觀眾在崔鐵軍的身上,還看到了人到中年向生活妥協(xié)的一種無奈,但陳建斌更愿意用“與生活和解”來詮釋中年男人這樣的狀態(tài),“不光是崔鐵軍,也是生活中絕大部分普通人,到了中年面對生活的一個狀態(tài),其實這才是真正的生活的本質(zhì)。”
在拿到劇本之前,陳建斌先拿到了《三叉戟》的小說,他的第一感覺就是,崔鐵軍像極了《老人與?!分械睦先耍澳憧梢源輾遥悴豢赡艽驍∥摇?,陳建斌喜歡這樣的命題,在他看來,人總要竭盡所能去挖掘自己的能力,跟命運較勁,“很多事情看似命中注定、木已成舟,但還有一口氣”,陳建斌喜歡這樣的韌性。
同類題材的影視劇作品中,主角警察形象常常會面對“法”與“情”的抉擇,理性與感性的博弈,《三叉戟》中的崔建軍也不例外。陳建斌說,“三叉戟”中的大棍子是個真正感性的人,大噴子是真正理性的人,在三人中能將理性和感性平衡得最好的正是大背頭崔鐵軍,“他有理性也有感性,所以他才可以成為首腦帶領(lǐng)他們一起往前走?!币环矫妫掼F軍是執(zhí)法者,另一方面他也是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;他是父親,也是犯罪分子害怕的對象。陳建斌說,當(dāng)這些身份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,這個人物才是立體、鮮活、好看的,崔鐵軍正是這樣的一個人物。
不用回避崔鐵軍的缺點,也不用神化他的優(yōu)點
新華網(wǎng):《三叉戟》中的崔鐵軍并沒有被“神化”,甚至身上還有很多小毛病,怎樣看待這樣的警察形象?
陳建斌:首先吸引我去拍這個電視劇的一個最重要原因,就是他并沒有把警察描寫得非常的完美,而是把他當(dāng)做一個普通人,一個有血有肉的人,跟我們大家都一樣的一個人。他身上有優(yōu)點也有缺點,我們不用回避他的缺點,也不用神化他的優(yōu)點,而是按照生活的尺子來衡量,把他當(dāng)做一個“人”來衡量來看待,這是原著作者呂錚老師做得非常好的一點,也是我們的編劇做得非常好的一點,也是海波導(dǎo)演這次特別強調(diào)的,也是我愿意演這個角色的原因。
新華網(wǎng):劇中的崔鐵軍是一位經(jīng)驗豐富的警察,也是一位有些向現(xiàn)實妥協(xié)的“中年男人”,這個度如何拿捏?
陳建斌:其實我覺得用“妥協(xié)”這個詞當(dāng)然也是可以的,但是我覺得其實在生活中,更多的時候我們跟生活“和解”,很多東西不像年輕的時候一樣壯懷激烈、劍拔弩張,我們換了一種更柔和的方式,仍然是在面對著這個問題,沒有回避,但不再是以前那種狀態(tài)了。我覺得其實不光是崔鐵軍,也是生活中絕大部分普通人到了中年,他在面對生活的一個狀態(tài),其實這才是真正的生活的本質(zhì)。
新華網(wǎng):聽說最初接到崔鐵軍這個角色時候內(nèi)心其實有些拒絕,是真的嗎?
陳建斌:我沒有拒絕過,我現(xiàn)在都想不起來為什么他們會這么說,我沒有拒絕,我提的要求是希望所有的演員能在一起圍讀劇本,希望找到的“三叉戟”在生活里也能達到一個默契的程度。
就是說我們在生活里就氣味相投、就能聊得來、就能玩到一塊去,然后把關(guān)系帶到這個戲里,自然而然的就水到渠成了,一切都是自然流露出來的。
比如說我和董勇、郝平的關(guān)系,我覺得約等于戲里的大背頭、大棍子和大噴子的關(guān)系。實際上我們在生活里,三個人在拍戲的現(xiàn)場,每天碰到之后聊天,幾個眼神,我覺得這個默契是存在的,這種感覺是存在的。而且隨著拍戲過程的延長,我們默契越來越強烈,我覺得這個東西特別重要,它是真實的。
飾演崔鐵軍最大的挑戰(zhàn),是把他當(dāng)做普通人來演
新華網(wǎng):能為我們回憶一下第一次接到邀請看到劇本時的場景嗎?
陳建斌:當(dāng)時先是拿到的小說,然后拿到了這個劇本,我感覺就像《老人與?!防锩娴睦先耍憧梢詺缥?,但是你不能打敗我。面對命運的大海,人注定是打不過的,但人不甘心,人總是要拼的,人總是要竭盡所能的去展現(xiàn)自己的能力,跟命運較勁。我喜歡這個命題,好多事情就好像你覺得已經(jīng)命中注定了,已經(jīng)木已成舟了,但還有一口氣,我喜歡。
新華網(wǎng):飾演崔鐵軍這個角色最大的挑戰(zhàn)是什么?
陳建斌:最大的挑戰(zhàn)就是我們要把他當(dāng)成一個普通人來演,我們把他用生活的尺子來衡量,但是我們又不得不考慮,他畢竟是一個警察,我們要考慮到警察職業(yè)的特殊性。比如說,在我們創(chuàng)作的過程中,我們既能保持創(chuàng)作的敏感、創(chuàng)作的鮮活,又要在警察的身份允許的范圍內(nèi),這個是非常難的,如果能把這兩點都把握住的話,我覺得對這個戲、對這個人物的把握才會是準(zhǔn)確的。
新華網(wǎng):在警察題材的影視劇作品中,總會出現(xiàn)“法”和“情”的抉擇,《三叉戟》中的崔鐵軍會更理性還是更感性?
陳建斌:就這三個人來說,大棍子是一個真正感性的人,大噴子是一個真正理性的人,他們?nèi)齻€當(dāng)中把理性和感性抓得最好的是大背頭,他是有感性也有理性的一個人,所以他可以做首腦,他可以帶領(lǐng)他們一起往前走。
他有這個特質(zhì),一方面他是執(zhí)法者,另外一方面他也是個人;一方面他是父親,一方面他又是一個犯罪分子特別恐懼的對象。這些東西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,把這些側(cè)面都展現(xiàn)出來的時候,這個人物就是立體的,就是鮮活、好看的。
警察這個職業(yè),擔(dān)得起“神圣”這個詞
新華網(wǎng):在拍攝這部劇之前,對警察這份職業(yè)的工作狀態(tài)、生活狀態(tài)進行過哪些深入了解?
陳建斌:在拍這部戲很早之前,我拍過一個電影演過警察,但他并不是經(jīng)偵警察,而是刑警,當(dāng)時也跟著刑警隊去體驗過。后來到了2003、2004年的時候,我又演了一個電視劇,演的是云南那邊的緝毒警。
其實就演過這么兩回,這次演的警察跟之前的角色性質(zhì)又是完全不同的。就像我們臺詞里說的,這是看不見的戰(zhàn)場,是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場,我覺得其實對人的考驗會更大。他每天面對的都是比如說經(jīng)濟犯罪什么的,其實對這個人的考驗特別大。
在生活里我也見過經(jīng)偵警察,當(dāng)時不是為了拍這個戲,而是在生活中碰到一塊吃飯聊天,我就覺得他們身上有很多東西,跟以往想象的警察是不同的,他更像生活中的一個普通人,我后來想這可能就是他們經(jīng)偵警察一個最重要的特點。
當(dāng)他面對犯罪嫌疑人,當(dāng)他在調(diào)查的時候,不會讓你覺得他是個警察,會讓你放下包袱、放下防備,不知不覺地靠近你,然后不知不覺地把他想要的東西就拿走了。也就是說他的偵查、他的偵破都是在不知不覺中、在潛移默化中,他變化成了生活中各種各樣普通人的形象出現(xiàn),獲得他想要的東西,我覺得這個是我對崔鐵軍還有對經(jīng)偵警察的最大感觸。
新華網(wǎng):覺得《三叉戟》和以往警察題材作品相比,最大的差異化在于哪里?
陳建斌:其實我本人也沒有看過太多的國產(chǎn)警察題材作品,但是我可以說我個人的喜好,我不喜歡以“事情”為主的戲,就戲里邊全都是案子、全都是在破案的我不喜歡,我覺得得有人物,得有生活。
警察這個人物在生活著,就像我們大家一樣在生活著、吃著、喝著、笑著、哭著經(jīng)歷著所有我們經(jīng)歷的事,但同時他也在擴展,他在經(jīng)歷著生死,他在做著犧牲。就像咱們這部作品一樣,從人展開這個事情的發(fā)展,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散夫走卒,還是什么身份,他首先第一個身份首先得是人,你倒過來我覺得就會特別可笑。
新華網(wǎng):拍攝《三叉戟》前后,對警察這個職業(yè)有怎樣不一樣的認(rèn)識?
陳建斌:我覺得我們的生活當(dāng)中有很多職業(yè)是非常特殊的,本身做這個職業(yè)就意味著可能會犧牲,意味著要奉獻。比如醫(yī)生、警察、消防員等等,這次拍這個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,生活在不斷地繼續(xù),我們每天在吃喝拉撒,每天在正常的上著班干著活,但有些人的上班,這個班一上他就有可能就回不來了,可能就犧牲了。我覺得警察這個職業(yè)用神圣這個詞絕對擔(dān)得起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生活中也和崔鐵軍一樣,面對新潮事物很陌生
新華網(wǎng):劇中有這樣一句臺詞“老不意味著刀鈍了,老意味著更多的擔(dān)當(dāng)和責(zé)任”,這句話有怎樣的深意?
陳建斌:我覺得深意實際上是老了以后,精力體力不濟了,但是他的經(jīng)驗更豐富了。
早在我們?nèi)祟惏l(fā)明文字之前,那個時候的人類是怎么進步的,那時候的人類進步不就靠著老人的經(jīng)驗?一個部落,有老人記住了很多以前發(fā)生的故事和事故,把這些東西當(dāng)作寶貴的經(jīng)驗,傳授給年輕人就可以少犯錯誤,你所用你的生命為代價得出的經(jīng)驗,以一種最好的方式,最完美的方式,毫無保留地把它傳遞給需要的年輕人,我覺得這是責(zé)任和擔(dān)當(dāng)。
新華網(wǎng):劇中有很多跟社會潮流年輕人的思想代溝的碰撞,有沒有哪個場景或者特別新潮的詞給你留下特別深的印象?
陳建斌:我覺得這部分是跟演員是重疊的。大背頭、大棍子和大噴子,他們在里邊面臨的新的東西他們不了解,就跟我和董勇郝平,我們在生活里對這些東西也不了解,是一樣。我覺得這部分一點都不沖突,這部分就是完美的帶入,而且我也認(rèn)為這是正常的,這才說明生我們的生活在不斷地提高,在不斷地進步,在變得越來越好。
新華網(wǎng):生活中對于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會比較強嗎?
陳建斌:我覺得不太強,大部分的東西我都能夠接受,但有些東西我個人真的接受不了,比如說用手機支付,其實我到現(xiàn)在我的手機上都沒有微信或者什么支付的方式,我還是用現(xiàn)金和刷卡,我就接受不了這個新的事物。
新華網(wǎng):《三叉戟》還吸引了很多年輕人,希望這部劇能傳遞給年輕觀眾怎樣的一種正能量?
陳建斌:我覺得它里邊最重要的一個東西,就是不能夠盲目的服從命運的安排,人應(yīng)該有自己的選擇,不管你是年輕的還是老的,你都應(yīng)該有這個能動性,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。(文/楊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