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南華”小考
蕭若然
唐代尊稱莊周為“南華真人”,他所著的書為《南華經(jīng)》、《南華真經(jīng)》,又簡稱“南華”。在一些詩詞歌賦里面,“南華”既是對“莊子”本人的稱呼,也是對《莊子》一書的別稱。"南華"二字雖然寫起來簡單,但它卻隱含著無盡的奧秘。
一、"南華"之稱始于何時。
《辭源》釋《南華經(jīng)》說:"唐天寶元年二月號莊子為'南華真人',始尊稱他所著書為《南華真經(jīng)》。見《唐會要》五十雜說、《舊唐書·玄宗紀(jì)》。"
但據(jù)《隋書·經(jīng)籍志》: "《南華論》25卷, 梁曠撰, 本30卷;《南華論音》30卷。"梁曠所撰的《南華論》, 在《舊唐書·經(jīng)籍志》中著錄為:"《南華仙人莊子論》30卷, 梁曠撰",在《新唐書·藝文志》中著錄為"梁曠《南華仙人莊子論》三十卷"。
梁曠為南朝梁代人, 說明莊子及其著作在南朝已被稱作"南華",并非唐代才出現(xiàn)。故,《辭源》解釋的"南華"起源時間值得商榷。因為,唐玄宗天寶元年是依舊號詔奉莊子為"南華真人"、著作為"《南華真經(jīng)》"的。
近代著名學(xué)者陳攖寧先生也考證說,"南華"之名在唐玄宗天寶之前就已經(jīng)有了。
二、"南華"的起源及涵義。
唐成玄英《南華真經(jīng)疏·序》:(莊子)"師長桑公子,受號南華仙人"。
北宋陳景元《南華真經(jīng)章句音義》云:"南華者義取離明英華,發(fā)揮道妙也。"
唐孔穎達(dá)疏: "離為火, 取南方之行也;為日, 取其日是火精也。"這是說莊子及其著作有如日光一樣璀璨奪目。可見 "南華"是道教對莊周的神化,因為這符合道教造神運動中所慣用的方式。
南宋褚伯秀在《南華真經(jīng)義海纂微·序》:"竊詳南華之號,其來久矣。似是上天職任所司,猶東華、南極之類,不可以人間義理臆度。故諸解無聞焉。"褚伯秀的解釋獨樹一幟。
明陸釴《(嘉靖)山東通志》:"曹有南華山,世傳為莊子棲隱之地。""(莊周)隱于曹州之南華山,因名其經(jīng)曰《南華》。"
明陸應(yīng)陽《廣輿記》:"(莊周)隱曹州之南華山,因名其經(jīng)曰《南華》。"
馮夢龍《警世通言·莊子休鼓盆成大道》:"(莊子)遂卻之不受,挈妻歸宋,隱于曹州之南華山。"
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·田舍翁時時經(jīng)理,牧童兒夜夜尊榮》:"春秋時魯國有座南華山,是宋國商丘小蒙城莊子休流寓來此隱居著書,得道成仙之處。后人稱莊子為南華老仙,所著書就名為《南華經(jīng)》,皆因此起。"
清代宣穎撰《南華經(jīng)解》:"莊周隱曹州之南華山,因名其經(jīng)曰《南華》。"
清《曹州府志》:"莊周字子休,睢陽(秦置睢陽縣,在今河南商丘南。)蒙人,……遂終身不仕,隱於曹之南華。 著書數(shù)萬言,后人稱為《南華經(jīng)》"。
概而論之,"南華"之名,一是源于天官神仙的職務(wù),二是闡述道教之精要,三是因曹州之山而名。愚以為,后者更為可靠。
三、南華山今在何處。
據(jù)《唐會要》卷七十、《舊唐書》卷三十八所載,唐玄宗在天寶元年(742)詔奉莊周為“南華真人”、《莊子》一書為《南華真經(jīng)》的同時,詔改當(dāng)時的離狐縣為“南華縣”,改離狐縣為南華縣應(yīng)蘊含著離狐系莊子故里的寓意。
從公元742年開始到1949年南華縣被撤銷,南華縣名斷斷續(xù)續(xù)在菏澤區(qū)域內(nèi)存在長達(dá)1207年,至今菏澤市區(qū)內(nèi)仍有“南華康城”、"南華社區(qū)"、"南華大酒店"、"南華書畫市場"等稱謂,可見南華影響之深遠(yuǎn)。
韓湘亭《歷代郡縣地名考》說:"東明,今縣,漢離狐縣,唐南華縣。"又可見南華縣即今天的東明縣。
1942年9月重設(shè)南華縣,東明縣的東部受其管轄。
為什么唐玄宗把曹州的離狐縣改為"南華縣",而不把別的地方改為南華縣?想必是因為曹州有座南華山,莊子在南華山隱居著書。
南華山在曹州之何處?牡丹區(qū)李莊集北出土的《臨清法師義玄修寺紀(jì)念碑》記載:"由此往東南十余里即為南華山。"
明萬歷《兗州府志》、清乾隆《曹州府志》、清光緒《曹州鄉(xiāng)土志》也記載:南華故城在曹州西北40里李二莊,李二莊即今牡丹區(qū)李村鎮(zhèn)李莊集村,它就是唐、宋時期南華縣政治、經(jīng)濟(jì)和文化的中心所在地,距東明縣菜園集的莊寨村15里左右。
菏澤學(xué)院的杜長印先生在《中國歷史文物》雜志著文考證,南華山遺址就壓在現(xiàn)東明縣菜園集鄉(xiāng)莊寨村北的黃河大堤之下。恐怕這也是1942年在菏澤縣境西北部和東明縣北、東部而不是在別處重設(shè)南華縣的原因。
?。ㄘ?zé)任編輯:李 靖)
更多評論,歡迎到菏澤論壇參加討論